住冬暖夏涼的農家房,觀小橋流水的民俗景,聽俚語鄉言的農家情,感受魅力小鎮的文化內涵……作為一種新興的旅游休閑形式,鄉村旅游在中國已經漸成時尚,而基于鄉村旅游基礎上的古鎮風情的打造,也逐漸成為許多地方政府發展旅游文化的新重點。近日,我市將借鑒各地古鎮建設模式,讓古鎮、古村落的保護,搭上旅游產業大發展的“動車”,駛上保護與利用互動的“快車道”,把青城古鎮打造成為“天下黃河第一古鎮”。
從《黃河浪》到《老柿子樹》,青城鎮在央視的電視屏幕上可謂出盡了風頭。青城水煙、高家祠堂、羅家大院,也逐漸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打上了“黃河古鎮”的烙印。2007年,青城被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10年被評為“國家特色景觀旅游名鎮”,2012年被提名為“中國最美的鄉村小鎮”50佳,并榮膺“中國十佳最美風情小鎮”稱號。蘭州水煙制作技藝、道臺獅子、青城小調等先后被列為省級非遺保護項目……青城其實已經具備了像周莊、烏鎮那樣的江南小鎮的文化內涵和實力,只不過因為各種因素的制約,我們還沒有把這塊金字招牌真正叫響。
隨著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獲國務院正式批復,以蘭州都市圈為代表打造黃河文化已經成為“1313”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發揚黃河文化,需要載體,更需要決策者的智慧。青城古鎮如何在快速的旅游發展中保存自己的特色,也是我們要解決的首選問題。筆者以為,青城古鎮應該走城鄉統籌一體化和生態旅游發展并進的路子,最大限度保留原貌的同時,在基礎設施、農民就業培訓、旅游監管等方面下更多功夫。
基礎設施首先要解決的是交通。在蘭州生活多年,筆者也就去過一次青城,原因無他,太遠了。現在隨著什川至青城沿黃河旅游公路、水路的逐漸開通,相信這樣的問題會逐漸迎刃而解。
其次是觀念的問題。發展旅游業,有一個話題不得不老生常談,那就是思想觀念的問題。從旅游文化的內涵來看,西部旅游之所以趕不上中東部發達,不是自然資源的制約,主要是觀念跟不上,商品意識不強。都知道種植油菜可以榨油,尚不知,城市里人吃飽了、喝足了,還想到農村來賞賞黃燦燦的油菜花,為他人提供視覺服務,亦可賺錢。其實,這就是“旅游”的一個側面。青城的居民多為農民,解決他們在思想觀念上的固有模式顯得尤其重要,這就需要有關部門對當地農民進行必要的就業培訓,要教會農民如何與游客打交道,如何做好服務,如何讓游客們下次、下下次愿意再來古鎮。
上述工作,離不開公共財政的持續投入和旅游主管部門的監管與重視。特別是在古鎮商業化程度這個“度”的把控上,需要我們的規劃部門和職能部門好好動腦筋。沒有商業,就不會有城鄉統籌和旅游產業的打造;但商業化過度,會使很多的游客心生“不到此地非好漢,再到此地不是人”的遺憾。周莊、烏鎮、同里包括麗江都是前車之鑒,青城古鎮就需要從上述古鎮的發展建設中找到商業化與傳統元素的最佳結合點,走一條城鄉一體化統籌協調和生態旅游發展并進的全新之路。
線路名稱 --> | 發團日期 | 參考價格 |
---|---|---|
先飛九寨溝 純玩團... |
天天發團 | ¥ 5590 起 |
先飛成都純玩團 ... |
天天發團 | ¥ 5590 起 |
先飛九寨溝常規游... |
天天發團 | ¥ 5130 起 |
先飛成都 常規游 ... |
天天發團 | ¥ 5130 起 |